在艺术界如果没有思想表达交流的自由,没有对多样性的尊重,那么真正的文化繁荣与创新是不可能出现的,长期恶化的结果会是万马齐喑千人一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六字虽语出旧论,但却为大道至理。已故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他的文学作品受了海明威的很多影响,但我们从他作品中却看不到海明威的丝毫痕迹。当代作家莫言先生曾说:“受到影响而没有留下痕迹的就是高手。”为什么有人受到其它作品的影响没留下痕迹,有的人受到影响却留下痕迹呢?我想没有受到影响的人,是因为其有强大的本我思维,除了先天禀赋之外,还包含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只不过是在观读到他人的作品时,获得了启发,唤醒了心底的自我,使艺术作品自然的从胸间笔底流出而已。所以创作出的作品当然是属于自我面目的作品,而不是简单的克隆。批判的学习与择善而从是同义的,扬长避短,善于取舍也是进步的前提条件。
在书画学习创作中,能摒弃时弊,学古不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谓“不落荃蹄”,想非一般作者可达到的境界。目前很多所谓的书画家,自矜为学古有获。才一入手,便自称二王遗风、苏米再世云云。其实是模仿抄袭、生搬硬套、因陈守旧之流。此类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却洋洋自得者,殊不知此种定式思维是艺术之膏肓耳。
清末有位书画家,终生拟古笔墨老到,见者皆称颂,独其自己恨未能跳出范围,晚年引以为耻,故请人刻“活死人书”一印钤于书迹之旁自儆,虽有自嘲之意然更是讥讽此类食古不化之徒。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他的作品“何有死人鬼相”,越二百年,今日再读其作,犹见其作新意,独具个人强烈面貌,实发古之未有,吾为之灵府超绝而深深膺服也。
海纳百川决不是同污浊合流,开拓心胸的同时更应着意于正本清源,汲古出新。吾师蓬莱许麟庐先生昔日尝语我:“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八字,今岁春上辽西张仃先生为我新著题“推陈出新”四字,此皆为齐白石太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之精神传绪耳。
2010年7月于京华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