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自殷商肇始至周秦定制、汉魏成熟、晋唐延续、宋元艺境萌发、明清文人积极参与、近现代百花齐放皆与中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篆刻艺术与书法绘画等其他的艺术门类相同,究其根本就是东方文化思想的抽象阐释,就是浓缩的文化精髓,就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象征与隐喻。故曰:“称名也小,其类也大”、“方寸之地,气象万千”……篆刻与书画等其它艺术也是相互生参启迪的,纵览自明至近现代书画大师如:文彭、程邃、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等莫不是自研究篆刻入手,继至书画印相融的艺术巅峰。可以说篆刻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外学者皆称篆刻是艺术宝塔塔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所有的艺术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失去其文化背景与深刻内涵,也就不足称之为艺术了。所以说我们现在研习篆刻要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找到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体味出篆刻艺术的真正意趣之所在,才能更好理解篆刻艺术的表现旨归。
篆刻一词是基于其艺术形式与文化内容相结合而定名的。古时所称的“玺”、“印”、“章”、“宝”、“戳”、“记”等等皆以实用为主,欣赏为次。以印绶名称别社会地位之高下。西汉杨雄在其著《法眼》一书中喻文艺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一句话,是篆刻一词的最早来源,但这个“篆刻”的内涵是指“词赋”。到了元末叶景修所辑《汉唐篆刻图书韵释》一书中,这个“篆刻”的概念已是“图书”即印章的概念了。元代的文人已参与到篆刻创作中了,赵子昂用印皆为自己所篆,倩工匠完成。其实相传宋人苏东坡、米芾也是自己写印稿后请工匠刻成,不过无史可考而已。明代的徐官编写的《古今印史》一书中,反复提到“篆刻”一词,此后,明清印论中普遍地把“篆刻”与“印章”交叉混用。我们今天所讲的“篆刻”是指篆书与雕刻相结合的意思,其功能已是以欣赏为主,使用为次了。篆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篆刻在艺术社会中历来多被视为小道,没有独立的地位。篆刻虽被称为小技,然其几千年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形成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影响。篆刻艺术紧随着汉字的演变、朝代的更替、官吏的升迁、宗教的传播以及士人修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关联着。篆刻艺术在明代由原始的功用性印章身份升变为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个大门类,到清代随金石考证学的兴起也已基本演变成熟,相关的印学研究也逐渐完备,掺杂着有关印学的各类著作时有问世。但由于篆刻艺术的文化内容庞杂、牵扯的各个方面甚广,而研究印学的人往往是在其原有只是范畴内旁及于此,故许多印学论著十分片面或语焉不详。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来佐证篆刻与文化之间联系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多,以前的许多印学论著虽有着鲜明的时代面目,但亦有其很不完善的一面。这有待于各方专家学者今后的用力作为。
篆刻艺术既然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然离不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而这种内容与形式都有与时代背景文化密切的关联。与其他文化亦是相互交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篆刻与时代的大文化背景统一起来认识,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其意义与价值之所在,才能理解为何奥运会各国委员评议以“中国印”为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为能深刻的认识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对历史文化做一些思考,把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深刻理解篆刻的基础。以便能准确地找到篆刻艺术在大文化中的位置,从而进行有着重要意义的研究。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写到以下一段,今天谈到篆刻,我认为有必要重述一番。大体意思是:如果单从字面上讲“传统”二字,我认为即是“传承历史的统一方式”。基于我们如此的认识,如果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与传统相去太远,失去大历史的统一性,那麽肯定就不会被历史所承认。付出的所谓探索性的艰辛劳动,不过是转化为历史前进中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磨合剂罢了。由此看来,篆刻艺术的风格创造,决不是从众跟风就可以得到的,更不是依靠一种简单的逆反心理来产出的。它应是合乎大道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是一个艺术家综合学养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要强调不离开社会文化大环境与时代的审美新观念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篆刻艺术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当前一些所谓创新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它既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前卫心理,也多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时代思求变革的具体思想要求,不可否认其意义是积极的。但是如果盲目地用与传统意义相背离的一些狂怪方式去创新制造“风格”,用花哨的技法生产出的一些所谓的艺术作品,只能博得一点非主流人群的喝彩,而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这些作品的内涵,已离大文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了,所以其生命力的脆弱也就是必然结果了。但如果把这种探索性的尝试,当作成熟的典范来宣扬的话,就肯定会引起一些无谓的争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米开朗琪罗曾说:杰出的艺术家怀有的任何心思,都于一块大理石表现无遗。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篆刻艺术,对篆刻艺术事业真正做出贡献的是具有综合古今能力的人物,他们会取舍、会借鉴、更懂得怎样去传承文化,延续历史。他们的奇思妙想也会在灿烂的印石上表现无遗……
2007年3月8日初稿于九由斋灯下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