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说:“大家之作,言情必沁人心脾,写景中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书法、绘画和篆刻三者有机结合,早在元代,赵孟頫、王冕等大书画家就亲自操刀就石篆刻,将印章充分运用到书画作品中。在当代中国艺坛,诗书画印皆擅者当属青年艺术家马子恺先生。
马子恺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于济南,因其祖籍南京,故兼具了北方人之豪情、南方人之细腻。此气质致其艺术面貌别具一格,充盈新意,常令观者对其作喜爱不已,故海内外颇多赏音。马子恺先生幼受庭训,习书摹画,少时从游于山左陈左黄、武中奇、蒋维崧等诸前辈,及长居京华求学于许麟庐、欧阳中石、文怀沙诸先生门下,积学渐丰,又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现任职于中国国家画院,跻身于当代艺坛之前列。以书印称著艺林兼擅诗画、鉴赏之美誉。
马子恺先生的篆刻,在艺林高标一帜,深受许麟庐、欧阳中石、韩美林等前辈大家的赞誉。其印在形式上雍容典雅,用刀上含蓄凝练,追求金石书卷之气,既继承了清代以文人为主体的印人审美思想,又与时俱进,有所突破与创新。马子恺先生的印学审美思想具有浓厚的自我色彩,他在师承取法先贤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扬弃了与自己审美观不合者,贯通变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在整个审美基调上他汲取了文人印中的那种幽深、含蓄、凝重,奏出自己饱满、明朗、健美的调子。他用刀,纵横驰骋,求得刚健婀娜、苍劲厚朴之古风,他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的篆书纳入方寸的印面,求得酣畅多姿,刀笔兼美的艺术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篆刻的创作形式,是极具创造性的、智慧性的。
马子恺先生的才情与创造性同样表现在他的绘画上。中国画是表现笔墨和灵性的艺术,要求作者必具备丰厚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别是通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展现人的精神面貌。马子恺先生笔下的山水,充满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表现出如诗如歌般的生命韵律。他的用笔苍劲有力,画风古朴深邃,充分体现了中国书画家的传统哲学思想,以及文学修养与美学特质。好的中国画,除了有深刻的内涵和诗般的意境之外,一定是白与黑、浓与淡、干与湿、流动与静止的交织和升华,是诗的意境与音乐的旋律融合之美。所以,好的中国画家亦必然是深谙中国文化,富有诗人情怀和音乐灵感的慧者。马子恺先生的国画作品表现出的幽静旷远、雅逸传神,正是传递给人这种深刻的印象。
马子恺先生的书画题材取类广泛,不拘形式,情致无限。雄浑、清奇、灵动、质朴,气象万千摇曳生姿。如他笔下的竹子,清新淡逸,天趣意真。细细品味,清简之中蕴藉着十分浑厚的人文主义内涵。
宋元以降,以画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他们风格迥异,匠心各具:如文同之挺劲,顾安之谨严,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简约,郑板桥之清癯,石涛之质朴。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但仔细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遗迹可踪。欣赏马子恺先生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虽然风格全新,却不悖古法,有章可循。
古人把画竹称为“写竹”。一个“写”字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欣赏马子恺先生笔下的竹子,一个“力”字贯穿始终,充弥于整个画面。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竿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都充满着力量,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令观者感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如何将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的过程,也就是画家本身与所画之竹融为一体的过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人画竹、竹化人。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成为马子恺先生作品鲜明的特征。看马子恺先生笔下的竹子,飒飒潇潇,不仅有着一股纯阳正气,更具一股隽永清和的“书卷气”,同时还能够品味出一种谦和醇厚的儒士风范。马子恺先生的书画作品,表现的正是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和谐强德”,细品马子恺先生,无论其人其作,在“气质”、“气势”、“文气”、“士气”方面,都有着永远旺盛的生命力。马子恺先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也具备了中国画的国际审美品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走向世界开辟了新径。
除篆刻与绘画外,马子恺先生以一手高古博大、超尘拔俗的篆书称雄当今书坛。观其书作,既平淡天真,又古朴浑厚,寓清丽于雄浑之中,藏秀美于宏壮之间,时见灵妙于笔墨之外,舒卷自如,新意纷呈。他的篆书结体奇肆,以沉静易为飞动,波澜起伏,蕴藉耐读,如饮醇醪,如坐春风。已有笔力千钧之感、更见稳重雅逸之气。
在马子恺先生的书法作品中,给我们感受最强烈的还是他那如汪洋恣肆、雷霆万钧的笔力,能如此纯熟地运用笔力,诚非积学数十年而不可得此境地也。笔力的“内美”关乎个人的修养和追求。书家气质、涵养、情感的不同,造成了用笔“笔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前人评书所言千里阵云、百钧弩发、高峰坠石、万岁枯藤,皆笔力外露之形态也。
当代书法名家曾来德对马子恺其人其艺其德作过如斯评价:艺事讲“真性情”,没有“真性情”的艺术则难以感天地、泣鬼神。子恺为人情真,为艺意切,“春风化雨”,和煦淡然,所以其书法篆刻亦臻此妙,温柔敦厚,谦谦君子之风,声不张而风神备耳。
古人云,胸中有乾坤者必成大器。马子恺先生容大象万千于一心,笔下不凡之态已独现其华彩。在此,我们祈祝马子恺先生在艺术大道上健步直行,倏忽致巅。
2007年5月
(新华社记者:吴家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